我要成為 UI 設計師!大學畢業生入門篇

本身從高職美工設計科到台科商設畢業,出社會後從事介面與網頁設計工作 7 年+擔任設計主管&面試官的經驗,加上身邊朋友也不少人詢問過 UI 設計相關的問題,所以希望這篇或多或少可以幫助到一些剛出社會的小朋友們,以後再補充大朋友轉職篇。

想更深入了解 UI 設計?參考這篇 👉 認識使用者介面(USER INTERFACE)

該篇文章分為幾個部分,看我娓娓道來:
1. 設計系畢跟非設計系畢的差別?
2. 能力地圖
3. 總結

設計系畢跟非設計系畢的差別?

以設計科系來說,如果是商業設計或視覺傳達相關學系畢業的,跨入 UI 設計比較容易上手。因為設計系還是分為很多種設計專業,製作 2D / 3D 動畫的、立體產品的、室內設計、建築設計等等,在我印象裡台灣設計學院規模較大的是雲科,參考一下它的學系架構,真的是有夠多。

雲科的設計學院

商業設計、視覺傳達相關科系較易入門的原因,不外乎是對排版佈局的掌握、顏色的配置、插畫表現力、素材的處理合成..等

雖然設計系所一般都有通識課程,例如色彩學、基本設計、立體素描、基礎攝影等等(下方有台科的課程地圖可參考),但一樣是色彩學,應用在各個設計領域還是有極大的差異,一般來說設計系會培養共同的美感基礎,但我們很少拿做平面設計的配色直接用在建築或室內設計上,每個專業都有不同的用色習慣與定律。

但像我前面提到的,就算是平面設計出身要轉換到介面設計還是有段路要走。 如果光看市面上的 app 介面或許覺得:不難啊,按鈕就拉個矩形、分隔線畫個線條、簡單乾淨就行吧?現在還流行扁平化,UI 看上去真是太容易了~

但其實介面設計本來就不是在視覺上炫技,介面設計的本質與重點是:
呈現資訊、可以互動操作的視覺元素,著重在解決問題,必須圍繞用戶目標與產品目標,引導使用者並提升易用性,也須考慮心智模型與用戶習慣..等等。

以上都是與平面設計很大的不同,光是可以「操作」這個特性就會衍伸出許多不同的設計流程與狀態。而這些都是一個基本 UI 設計師該有的素養。

建議如果有興趣大學時期就多選修接觸、或是爭取實習機會,雖然我不知道現在大學的介面設計課發展到哪了,但我相信應該比我那個時期要好多了,我那個年代修的課就是時代的眼淚(仔細刻畫的金屬質感的介面、Flash、Dreamweaver、老師的 domo 是 8bit 動畫..🥲),以台科課綱為例,可以選修「網頁設計」、「互動介面設計」、「圖形化介面設計」、「用戶體驗設計」..等。

看到用陸續完善、新增的課程,覺得台科後輩好幸福。

台科課綱



如果你真的沒機會實習或選修,除了我分享的個人經驗外,坊間也有像 HAHOW 這樣的線上付費平台,關鍵字:介面、UI、UX,如果你有心建議可以買來聽看看,例如 產品設計實戰:用Figma打造絕佳UI/UX,都可以先試看再決定要不要購買唷!會對 UI 設計的生態更了解,但最重要的還是持之以恆~

至於非本科系的同學,就需要加倍努力了,第一是美感方面比起設計本科生,較缺少實作經驗與環境的薰陶,另外則是軟體操做可能會有段陣痛期,設計本科高職生至少操作過 Photoshop、illustrator 甚至其他設計軟體等,對於介面設計的軟體會比較容易上手。

但我也遇過即使是設計系表現還是差強人意,而有些人即使非本科生也表現地非常好! 他們做到了哪些事情呢?下面我們跟著能力地圖,一起看看哪些是介面設計的必須技能。

能力地圖

剛畢業的新鮮人們如果想進入 UI 設計領域,以下幾個要點是我認為很重要的。 無論你是什麼科系,即使是視覺傳達等本科生,一樣要重新適應與學習喲 🤟

ps. 日後針對這些要點會有更多文章詳細補充,目前我們先認清方向,朝目標努力!

一、設計軟體

在介面設計領域蓬勃發展的今天,我們不能繼續使用 Photoshop、Illustrator 等非為介面而生的工具了~為什麼呢?因為 ps 是專門做影像處理的,illustrator 是拿來畫插畫的,針對領域功能會完全不同,目前主流的有:FigmaSketchAdobe XD,這三種各有優缺,但都非常適合拿來做介面。

它們都有幾個共同優點:

  1. 向量繪圖軟體
  2. 可複用的組件庫
  3. 更輕量簡潔的操作介面
  4. 輔助介面設計的外掛
  5. 原型製作
  6. 知名網路、科技公司都在使用(面試時常會看到的必備技能

目前 Figma 非常火熱!因為能透過網路直接協作,前端、設計、產品,都是無縫協作。 並且試用的方案即足夠讓大家嘗試很多種可能性,日後我會特別針對軟體來寫一篇。

二、介面規範

Apple 的 HIG 、Google 的 MD 等大廠提供了完整的規範與組件庫。
世界大廠的規範擺在我們眼前,看啦~哪次不看!

可能有的同學不太理解規範跟組件是什麼,其實我有寫過關於規範相關的入門知識喲,參考 UI 設計的基礎—規範與組件 :)

好吧~如果你不想離開這裡,下面簡單地說:
規範:
是定義一個 app 或網頁的排版、字型、顏色、圖標,讓他們保持一致性與良好的擴展性,好讓使用者更容易理解與操作,例如規範了主要按鈕是藍色的,除非特殊狀況(例如刪除),這個樣式到哪裡都代表可點擊的按鈕。此外,也讓前端工程師開發更快速!



組件:
就像是你瀏覽網頁或 app 時看到的按鈕、輸入框、下拉選單這些,這些組件是構成網頁的基本要件,並要適切地使用組件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,例如開啟與關閉一個功能,比起下拉選單我們會選用「開關」這個組件,因為更直觀,不用點開選單也更快速達成目標。

綜合以上,我們必須先從觀察與模仿開始,認識各種裝置(手機、平板、電腦)的排版佈局、規範如何定義、按鈕與輸入框這些組件的運作方式。

三、設計原則

這部分其實廣度就比較廣了,例如 心智模型、易用性、設計定律(如費茲定率、拇指操作區、閱讀動線)、心理學..等等。看似一些小細節都會影響轉化率與介面的效率唷,以下是部份案例,之後會針對以上要點補充越來越多文章跟大家分享。

在2006年時候,尼爾森諾曼發表了一篇人們如何掃描和閱讀網站習慣的分享,他們通過研究發現,用戶傾向於一種 F 模式去查看網站 by 優社網
by The Thumb Zone: Designing For Mobile Users
操作手機時的拇指區域,分為容易 – 困難,這代表我們設計時須考量重要的功能需要被置於易點擊之處。

四、美感培養

美感的培養需要時間養成,多找優秀的範例能建構對介面的基本手感與審美。
如果對好的設計還沒有清楚的認知,可以參考大廠 or 大品牌的網頁與 app 獎項。
例如: UI 設計的基礎—規範與組件Google 2020 年度最佳應用程式Apple Design Awards

Apple Design Awards 會說明得獎原因,見下圖 Darkroom 敘述,他提到「介面好看易用」。看著特別抽象,什麼是好看?什麼是易用?怎麼連蘋果的得獎理由都那麼籠統呢?

沒關係,隨著經驗累積你可慢慢分析。

第一,以「好看」來說,現在的主流 UI 設計是簡約的(排除電商那種寸土寸金的擁擠版面)。設計師會移除裝飾性設計來凸顯資訊與功能,減少雜訊,如太多框線、漸層填色、明顯的色塊..等。對比繁瑣寫實的擬物設計,簡約相對符合現代的流行美感,你可以發現 近代 logo 都越趨扁平

並且這個 app 的圖標都有統一設計,例如它們基本上是矩形構圖,線條粗細有所規範,顏色也一致,別忘了「統一」也是 美的形式原理之一,這讓他看著「更舒服」,清楚並有規律。

第二,易用性,應該不難發現他的按鈕清晰以外,調整亮度、對比與彩度的滑動條,調節的按鈕顯得大小適中,手不會感覺彆扭,又不會大到失衡,所有按鈕的點擊範圍都是合宜的。

Apple Design Award 獲獎者:App
Darkroom (出自 Bergen Co.) 這款功能強大的照片與影片編輯工具,介面好看易用。
效能出色且控制項目與佈局極為直覺,大受業餘與專業攝影師讚賞。
採用的 Apple 技術包括照片與相機 API、「主畫面」快速動作、項目特色選單及觸覺回饋,Darkroom 堪稱高階行動編輯工具的傑作。

另外在此特別推薦文章圖片管理軟體 👉 素材管理神器 EAGLE
為什麼推薦 Eagle 呢?Eagle 可以相當有條理地管理你的圖片,讓你一目了然,你會更有動力蒐集好範例。

除了蒐集好的範例,更進一步的是勤於分析,甚至也一併蒐集不好的範例,一起比對,講出介面好在哪、哪裡可以改善等等,試著分析下方這組介面吧!

五、基礎前端概念

基本了解前端開發的運作原理,也就是設計圖交由工程師轉變為網頁的 HTML、CSS、RWD、Javascript,不用能寫(會一點當然好),才不會做出天馬行空的設計稿,本身因為工作經驗,執行過從設計圖到網頁前端切版,是個基本的 html 跟 RWD 專案,雖然不是很難的項目,但了解到工程師大致是怎麼 coding 的,會讓協作過程順利許多,而且勢必會遇到唷。

下面我簡單的聊聊到底 HTML、CSS、Javascript 這些是什麼:)
如果不要太講究執行細節,只是概觀的話,HTML、CSS、Javascript 三者的關係像是下圖。

By: Alexis Sanders

組成網頁的骨架是 html(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)

就像是網頁的架構,有 header(頭部,常會放上 logo、導航等資訊)、main(主要內容區,如圖片、文字段落..等)、footer(頁腳,放上版權聲明、聯絡資訊..等) 等這些基本區分(只是擷取部分,有濃厚興趣可參考 W3C 喲),讓各種內容有個家,讓整個架構更清晰、便於分享、查詢、增強網頁 SEO 等的效果。

定義外在樣式的是 CSS(Cascading Style Sheets)

了解到骨架之後,下一步開始長肉穿衣服!也就是定義網頁的外在樣式。可以調整區域的寬度高度、字體顏色、按鈕的圓角形狀、滑入滑出連結時的顏色定義、簡單的變形動畫、圖片的透明度..等等,這些都是透過 CSS 完成唷!

看看這個網頁,展示了許多 CSS 語法的特效,點擊側選單可看到效果,完全是程式寫出來的 Animate.css

定義行為的 javascript

Javascript 這個語言就更為複雜了,因為他會涉及到條件判斷(如:網拍定義金額小於多少是需要負擔運費的)、行為觸發(按了按鈕後觸發了購買行為)、動態的特殊效果等等,已經不單單是外皮換膚這種等級的事情,目前為了好維護、提高效能、模組化等等原因,以 js 為基底整合而成的主流框架有 React、Vue、Angular..等等,再說下去就脫離 UI 了,但 JS 能做到的事情真的很多很豐富。

日後會遇到的狀況是公司的前端工程師採用某個框架與規範,你就可以去閱讀他們的規範並與工程師配合討論,例如 React 的框架著名的有 ANTD,Vue 則有 Element,透過組件庫與規範可以跟前端更無縫地溝通。

如果真的很有興趣,可以參考這篇詳細的說明唷 理解 Javascript 前端框架

最後分享綜合 HTML、CSS、Javascript 的 coding 社群平台,高手雲集,創意無限的 Codepen

六、溝通協作與理解

依公司規模不同,你必須周旋在產品經理、前端工程師、其他設計師,相互協調並完成專案,甚至可能要直接跟大咖展示提案。

前面幾點是基礎的工具,壓軸的溝通能力其實特別重要,有的人就是聽不懂人話、需求搞不清楚,如果我們是團隊的一員,必須盡量降低這種狀況的發生,與同事溝通也跟設計介面的精神一樣,讓狀況明朗、讓對方理解,甚至必要時做一些簡單的圖片示意。

通常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弄懂需求。很常時候我們以為達成共識了,最後看到結果才發現原來講的事情根本不同。我自己本身所處的團隊也有過這樣的事,好比主管交代設計師只要換掉主視覺、其他架構不更動,但就是有人會去改動架構、調整功能..等,這些求好心切的行為最後反而造成開發延誤,過之猶不及。

弄懂需求對一開始踏入職場的人來說其實不一定都很容易,如果你真的想更進入狀況,以下幾點可以多注意:

1. 業務研究
gogoro 跟 麥當勞的業務類型完全不同,入職前就對公司做過功課,入職後積極了解業務與各項專案,例如網頁與實體產品、用戶在 google play 的評論..等等。

2. 預習與提問
在新需求會議前跟產品經理拿到文件,先研究或是先想好要問的問題,包含需求的目標是什麼?會在哪些裝置上出現?

3. 進一步優化
如果弄懂需求,更進一步你可以提出優化,讓自己更顯得專業,例如會議上的文件只說明雙 11 優惠透過會員中心可領取,PM 也詳細地解釋了領取流程,但關於這個資訊透過什麼方式曝光沒有進一步說明,此時就可以提出是否透過首頁的廣告或郵件告知用戶?領取後如何引領用戶消費?例如立即推薦熱門商品留著客戶..等等的意見。

以上幾個點是我認為可以優先準備的,為了讓產品更進一步,對規格溫和堅定地提出懷疑或不足是合理的,而這個過程也是需要多磨練的。

七、練習實作

最後免不了要進行實作啦!
為了日後面試能脫穎而出,作品對 UI 設計師真的是非常重要。
如果你在學校有專案或有實習機會,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每個專案、積極參與。
若是你真的沒有資源與機會,就由自己開始,筆者認為一份好的設計作品集有 3-4 個很完整的作品是加分的。

初學者可以從臨摹開始,可以從最基本的登入頁面開始。
之後自己嘗試執行一整個專案,例如一個美食 app 的所有介面。

有些 facebook 社團,例如 UI/UX DesignersUI/UX Designers (worldwide),加入後你可以把你的作品 po 出來讓大家給你建議。

另一種是參加講座,例如 UI/UX 台中聚,最好的方式還是有一個專業的人是可以提供你意見,透過加入社團或是講座,主動交朋友互相切磋吧。

結語

礙於篇幅,這篇不特別提到面試方向,日後會特別準備一篇。
總結以上,UI 設計是一門專業領域,有人可以做得很好,也有人做得馬馬虎虎,通過上面的方式努力,相信專業上會有大幅的進步,學生最珍貴的就是還有時間,不要浪費囉!

發表留言